联系电话:138 1147 5551  刘经理          138 1187 8976  栾经理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厕所文化

厕所是社会文明的一面镜子

作者:  浏览量:4808  发布时间:2013-11-27 03:48:59  中国文化,厕所文化

中国文化历来重视“入口”而轻“出口”,精于食文化,却耻于言说厕文化。借这样一个特殊的日子,难登大雅之堂的如厕话题才能够大大方方地成为全国热议的公共话题。

人有三急,如厕第一。厕所在家居环境中的重要性已经不用强调,没有厕所的现代社会难以想象。根据世界厕所组织统计,每人每天上厕所6-8次,一年约2500次,算下来人的一生约有3年时间在厕所里度过。不仅是宜昌,公厕数量不足是城市的通病。城市要想“方便者”足够方便,随时享受“这三年”中每一个欢愉时刻,首先就应该提供充足的公厕的数量,严格按照国家每300—500米一处公厕的要求建设。人流量大的“寸土寸金”地段,尤要注重公厕的规划建设,不能让公共利益让步于商业利益的侵蚀。这不仅是方便市民的问题,还是城市管理者执政理念的试金石。

此外,还应加强对公厕的日常管护,确保卫生洁净,没有病菌侵扰,确保“方便”的时光美丽清新,像古人名联所描述的那样:“小坐片刻,便会放松意念;清闲一会,即成造化神仙。”还有横批,“此即桃源”。

然而现实是,不仅公共厕所数量上不足,设计理念上也诸多欠缺。比如男女蹲位失调问题,造成很多人流量大的女厕门前总是排着很长很长的队,而男厕则门可罗雀。因此,在广州等地有女士发起“占领男厕所”行动,打出“关爱女性,从‘方便’开始”的口号,引起舆论关注。

在农村,不仅没有公厕,很多家庭厕所仍是因陋就简的原始蹲坑。特别是夏天,臭气熏人,蚊蝇乱飞,有过农村生活经验的人对此应该不会陌生。上厕所非但不是“桃源”享受,相反却是“炼狱”般受罪。即便有地方用上干净卫生的厕所,排泄物的出口依然处于“散排”状态,对公共卫生构成威胁。目前,卫生部门实施的农村改厕项目正在积极推进当中,就进展来看,力度还可再大一点。

放眼全球,情况则更糟,联合国指出,全球目前仍有25亿人缺乏厕所等基本环境卫生服务,11亿人随地大小便。每年约有80万5岁以下的儿童死于痢疾,已成为全球儿童“头号杀手”,这和没有干净的厕所可用有绝对的关系。

一个厕所,看似鸡毛蒜皮,却是一等一的大事,它是一面镜子,照得见我们社会文明的程度。不论城市还是农村,让“人人都应享有基本卫生设施”,怎么说都是一件功德无量的善政。首个“世界厕所日”的主题是“使用卫生厕所,享受幸福生活”,在厕所的基本需求都没满足的情况下,这样的主题对我们来说还有太长的路要走。